十里村位于湖南省澧县澧东乡西北部,临近县城。十里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9人。最近几年,十里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乡党委“工业立乡,民营富民”的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全面推进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全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充分地发挥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澧东乡党委政府评为“全面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十里村党支部始终把党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加强党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并积极开展“创建五好支部,争当五型党员”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干部后备队伍选拔、培养、使用。尤其是2008年的村两委换届,村党支部拓宽视野,大力宣传倡导正确的群众舆论,一批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公认、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同志走上村组干部岗位。通过近三年的工作,证明新一届村两委自身过硬,村党支部发挥了较好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
二、大力招商引资,不断促进十里村经济发展。以前,十里村村支干部队伍战斗力不强,群众反映大。2008年5月村支两委换届以来,新村支两委一班人深知责任重大,面对难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首先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多次召开党员、组长大会,动员村民商讨十里发展之路,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调整结构,带领全村人民走致富之路。尤其是在村支部书记王先元同志带领下,利用207国道贯穿十里村的有利优势对外大力宣传,协助乡政府引进了振顺人造板厂、家具产业园、阳光苗圃、新时代制衣厂在十里村落户,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落户建设生产等环节的各种纠纷矛盾,真正做到了让落户企业老板放心,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近500人,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近500元。
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近三年来,村支两委一班人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机遇,调整思路,抓住机会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经多方筹资下,结合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在全村实施“家家通水泥路”工程。三年来,据统计硬化村组道路达5500米,100%的组、90%的农户通了水泥路,村道路两旁和90%的组道路两旁栽了绿化林。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近几年来,十里村积极引进项目资金50万元,自筹投入11万元,硬化水渠1500米,沟渠清淤达4200米,全面实施农田改造,确保旱涝保收,达到渠成网、路成行、田成方。三是农村广播建设。原有的广播设施始建于70年代,基本上不起作用了。2010年以来,十里村又筹集1万余元对设施更新。四是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十里村村部建于六七十年代,房屋破旧,于2002年消赤减债处理掉了。近几年来,干部办公无场所,党员群众活动无地方,大家反映大。面对这样情况,十里村一班人急在心里,多次找领导,多方筹集资金近40万元,建起澧东乡最“客气”的村部。
四、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团结、廉洁、是支战斗力很强的班子,他们工作协调一致、办事实行首问责任制,因而各方面工作都完成得较出色。在综治维稳方面,基本做到了大事不出村,许多社会民间纠纷都能化解在村级。自2009年以来,该村没有出现刑事和民转刑案件,也没有出现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社会治安趋向良性状态。近年来,该村计生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做到上下齐抓共管,从基础工作抓起,做到情况熟、底子清,使计生工作出现良好的状态,年年还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此外,该村在解决村内重大事项时,必先经过两委会研讨,村民代表酝酿和村民会议决定,坚决实行“4+2”工作法,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党务村务公开透明,使群众了解、理解、支持,共谋发展大计。
[作者:谭治]
编辑:郑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