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桃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帮扶点村小记
走进桃源县盘塘镇王家垱村,这里的变化令人欣喜:一条15.5公里长的公路通至每个村民小组,组组都修通了水泥路;一栋占地350平方米的崭新村委会办公楼立在村头;新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网连通到60%的农户,村民们用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这些变化,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遗余力的帮扶是分不开的。
2009年前,王家垱村由于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全村经济状况滞后。2010年以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定点帮扶,筹集和投入资金数10万元,帮扶改善王家垱村交通、水利、烟叶种植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十分显著。
整路治水 夯实致富基础
王家垱村位于桃源县盘塘镇西东部,东接朱家港,西连临澧的4.2公里的王家垱村主干道,是烟叶基地的重要通道。由于道路坑坑洼洼,严重影响了烟叶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烟叶销售价格。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队进村后,自筹资金3万多元,先将公路铺设砂石,填平了坑洼路面。同时,经多次和市、县交通部门衔接,投入58万元,硬化了公路,使农民盼望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工作组还投入5万元整修了5条6000多米长的机耕道,方便了烟农的生产运输。
为了解决水利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工作队联系有关部门投入20多万元,对全村5口堰塘进行了整修。及时申请到18万元资金,硬化了沟渠3500米,解决了全村烟地排水不畅的问题。投入15万元,从王家垱水库引水,解决了村里的1500人的饮水和农作物灌溉问题。
调整产业 开辟增收渠道
王家垱村每年种植烟叶180亩左右,多年来,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规模迟迟得不到扩大。
工作队则把发展烟叶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来抓,扩种优质烟叶300多亩,使全村烟叶种植面积达到人均0.5亩,烟叶收入310万元,上缴税收25万元,人均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3450元。同时,工作队对全村100多亩柑橘进行了改良,嫁接山下红柑橘新品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工作队还会同村支两委一道,多次与市、县烟草公司进行协商沟通,市县烟草公司投入150万元,统一规划在盘塘镇修建了50座高标准的现代化烤烟房。现代化烤房投入使用后,烟农只需把烟叶运来送进烤房,不需费心,烤烟等级高,成本也低,大大增加了烟农的收入。
建设阵地 优化生活方式
村委会旧的办公用房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多年风吹雨打,墙体出现了大面积开裂,横梁、柱子大部分已经腐朽,每逢村委会开会,都要借用村民房屋。
工作队进村后,想方设法筹措资金30万元,为村委会重建了一座面积350平方米的钢混结构办公楼。目前,新的办公楼已立起在村东头,逢年过节或村民有什么喜事都会在此热热闹闹地举办。今年又投资3万元与盘塘镇文化站联手在该村部建起了农民书院,购置各类实用书籍1800余册,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为了进一步加强村支两委建设,工作队开展了为全村党员上课、走访老党员、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评议村支两委的工作等系列活动。
工作队会同村支两委拟定了宜居小区建设规划,以村部前主干道为线,重点鼓励农民在村部周围建房,形成布局合理的农民小区。同时,投入2万元,支持发展沼气池,实行清洁工程,开展“三清三攻”,改善了人居环境,老百姓的生活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个个规划,一项项措施,激发了乡村干部的工作劲头,敲开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大门,为日后王家垱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作者:傅义华 周中军
编辑:郑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