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11月1日电(记者周楠)又到一年深秋收获季,今年洞庭湖畔湖南省澧县的万亩葡萄获得了大丰收。葡萄种植大户张元英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她家的葡萄第一年不仅收回了成本,平均每亩获利还达到1万元。“这要感谢电力部门的支持,感谢农电提供的保障。”张元英说。
澧县道河乡农民张元英这几年一直在寻找致富机会。去年她发现种葡萄效益不错,兴高采烈地和家人做好葡萄园选址、种苗购置等规划后,却发现一头“拦路虎”横亘在“致富路”前:葡萄园在山上,不通电,另选址又不现实,规划面临破灭。
在她极度沮丧时,有人告诉她县电力局对小微企业一向很支持,建议她向县电力局求助。张元英半信半疑地去了趟电力局,没过几天,电力局就免费把2公里长的电线架到了她的葡萄园。一年下来,电力供应充足,农电员常常上门服务。说到这件事,张元英激动地说:“他们的支持让我省了几万元启动资金,电价也不贵,每年人力成本能省上万元。我家能致富,离不开电力。”
过去澧县农村电网标准低、投入少,拖了当地农村发展的后腿。澧县电力局局长姜坤山告诉记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99年到2012年,全县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共投入5.72亿元。农村电压不稳、经常跳闸断电等用电难题从此成为历史。
小小一张农电网,在促进澧县农村发展中发挥了大作用。澧县张公特色食品厂厂长熊嬴政对此深有感触。2001年他“下海”办厂,那时候电力负荷有限,经常停电,主要靠手工加工,20多个工人,没多大产量。农网改造升级后,他迅速购入大型加工机械,添置高温灭菌设备。“鸟枪换炮了,现在100多个工人,一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利润几百万元。”他说。
澧县电力部门今年年初还启动了“百家小微企业供电服务行”,主动登门帮企业检查各类用电设备,更换破损线路,送发《中小微企业供电服务客户手册》,指导企业降损节能,降低生产成本。
澧县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小型企业占澧县企业的绝大多数。供应有保障、服务质量高的农村电网,已成为县里对外招商引资、对内鼓励创业的“金字招牌”。小微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是能够助农致富,二是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三是吸引外流劳力回乡,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问题也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农电网发挥了大作用。(完)
编辑:郑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