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史明理·党组织书记谈(五)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宗华 编辑:胡玲 2021-04-27 08:33:33

为进一步浓厚澧县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氛围,展示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入脑入心,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各镇(街道)、县直各单位报送的“学史明理”专题理论文章中,挑选部分文章以专栏形式刊发,供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交流学习。

学习党史 推进住建局工作高质量发展

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何宗华

作为一名党员,这次党史学习让我从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思想、最伟大理想和最崇高事业的洗礼。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住建人,特别是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应该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新时代体现自己的新作为。

攻坚克难的勇气更强一点。回顾我党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斗争史,前进道路上,注定充满了艰难曲折,美好梦想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就拿污染攻坚来说,2020年我们呈现了一份满意答卷:克服疫情冲击、天气不好、时间紧张等重重困难,高频调度,争分夺秒,确保了官垸、如东、复兴、盐井、梦溪、澧南6个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如期建成并通水运行,实现了2020年底全县所有建制镇街道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启动了城区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规划的十大控制性重点整治项目已完成6个,另外4个也正在紧张施工。十大项目全部竣工后将有效提升城区污水收集率。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多,投入不足等原因,需要攻坚克难的问题还很多,比如撤乡并镇后,原乡政府所在地未建污水处理设施,县城区部分管网年久失修,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员干部必须传承敢于斗争、敢于攻坚克难的优良传统,带着问题去工作,带着解决好问题的魄力去努力,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开拓创新的睿智更牛一点。经过建国以来7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的建筑业大国,俗有“基建狂魔”之称。但是,面对以信息化智慧化为特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得不承认,我们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科技创新、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澧县建筑业最大的问题是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全县还没有一家具备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一级企业。作为建筑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重点围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骨干施工单位的扶持力度。要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开展“智慧工地”创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的全过程集成应用,推广工程建设数字化成果交付与应用,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建筑业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优化信息共享、发布,完善相关数据库;实施工程质量监理在线报告制度,实现质量安全在线评估、预警、管控与实地核查结合,实施差异化监管等。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大胆开拓创新,只要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模式、方法、技术,都可以大胆的试,勇敢的闯。

甘于奉献的精神更多一点。甘于奉献是我们在党旗下许下的庄严誓言。我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造就今天中华民族的腾飞崛起,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党员敢于牺牲、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不能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不思进取。对本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早谋划、早动手、早落实,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带领全局上下苦干实干巧干。要时刻不计个人得失,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老黄牛”精神担当尽责、主动作为。要教育全体干部职工不断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在全局上下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营造激情干事、敬业奉献、昂扬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局党组提出的“省市争一流、县里夺红旗”的工作目标,为推进澧县住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宗华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