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史上的澧县100讲】秘密策划大堰垱武装暴动(第40期)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 2021-05-26 09:15:09

图片

中共澧县县委转移农村,全县革命斗争开始走出低潮。党的队伍经过清理整顿,蓄势待发。为激发群众斗志,推动根据地建设,中共澧县县委、县军委经过认真策划和充分准备,成功举行了大堰垱武装暴动。

大堰垱是国民政府西二区区公所驻地,有反动地方武装团防局驻守,配80人枪。这是举行武装暴动最大的威胁和障碍。中共澧县县委、县军委决定,派共产党员打入内部,掌握指挥权,暗中支持革命斗争。自1927年8月起,李光文、杨岸、刘玉舫等负责实施这一计划。

他们从中共大堰垱支部的35名党员中,挑选了6名立场坚定、应变能力强、能控制局面、有一定文化的共产党员,经过短期训练,委派他们趁国民党反动派扩充铲共除暴地方武装力量的时机,“投亲靠友”、托内部“关系”,以找饭碗为由,名正言顺地被“招进”团防局当团丁。

春节前后,通过不同渠道,6名共产党员先后被“录用”为团防局团丁。后工作职位调整,孙位东当上局长,游少进当上组织队长,杨登铭当上特务队长。至此,大堰垱团防局成为共产党控制的武装力量,这为组织暴动、实行红色割据等打下了重要基础。

中共澧县县委、县军委议定大堰垱暴动计划时,决定组建一支镇内直接指挥的武装,即垱市暴动队,以维护县委驻地安全。大堰垱团防局如若成功策反,也不直接参与暴动,否则真情暴露,团防武装随即会被剿灭,新的反动武装会迅速进驻,县委驻地会有极大风险。

1927年8月,隐居沙市的曹志民受派回澧,他和李干、方伯川对大堰垱的周边情况相当熟悉,暴动队开始秘密组建。他们在周边的区、团(乡)串联发动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自卫武装队员,通过引导启发,队员讨还血债的怒火迅速被激发出来。经过摸底挑选,不到两个月,便聚集了近百名队员。他们的行动影响了其他党支部,李家铺、东门、方石坪等地均开始组建游击武装。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