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四军在澧三战三捷之后,将中共六大拟定的“打倒国民党新军阀”“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等口号刷在墙壁上,或用标语贴到村镇和交通要道,使广大群众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各支部、游击武装按会议安排,集中开展思想、组织整顿。
通过学习讨论,共产党员、指战员明确了“党只有立根于群众中才能生存发展”的道理,分析了单纯复仇情绪、狭隘本土观念的危害和教训,看清了“解决了土地问题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前进方向。同时,进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教育,重申铁的纪律。党员政治素质、队伍战斗力得到提高,为开展党的工作增添了动力。
1929年到1930年,全县新组建中共支部2个,发展了一批新党员。敬日事变后,中共新洲支部党员黄承益,澧兰党支部党员何发成、张经其,县直属机关党员龙明榜、梁国玺回家乡潜伏,在官垸、三洲垸一带活动。以新兴保校为据点,串联码头工人、店员、贫雇农结成革命团体,从中发展共产党员。
1929年初,组建中共东升党支部,梁国玺任书记,有党员43名,机关设龙望窖(原属澧县,今为安乡安福乡)。何发成、张经其于1930年11月被反动派杀害在余家台保福村三汊垴。游击武装在整顿中贯彻井冈山经验,按中共鄂西第二次党代会《关于军事工作问题决议案》中的规定,在队伍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1928年春组建的胡彩清农民自卫军,以参加该部的原中共新洲支部党员洪明武、刘天钖、庹南舫,县直属机关党员张万象为基本力量,于1930年初组建自卫军支部,胡彩清任书记,有党员42人。其他20多支游击武装,发展党员110多名。土地革命时期,全县有共产党员340多人。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