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为您讲述
讲述 | 熊熹 · 制作|熊熹
鲁易(1897.3—1932.6),1897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沅水南岸一个书香之家。18岁那年,鲁易以优异成绩考入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时,上海、北平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吹进了常德古城,也吹进了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部分师生的心扉,鲁易的爱国之心日益炽热起来,于是毅然去日本留学,寻求救国之道。
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鲁易,时刻都想着维护祖国的尊严。1918年5月7日,日本政府公然举行集会,纪念袁世凯出卖国家主权同它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且要中国留学生参加。鲁易、王若飞等义愤填膺,串联发动留日同学集会抗议,竟遭到日本当局蛮横干涉。他怎能忍受这样的凌辱呢?于是他决然弃学回国,结束了第一次留学生活。
1920年12月15日上午,法国远洋商船“智利号”从上海启航了,鲁易为第9批中国留法学生。留学期间,为了争取里昂大学给予入校权利,鲁易作为勤工俭学学生的谈判代表,同校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舌战,却以“聚众闹事”的罪名,被法警镇压,104名留学生统统被捕,关进了监狱。
赴法勤工俭学倒成了囚犯。但大家“百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全体绝食抗议,声言“要向国际社会控诉”。法国当局唯恐事态扩大,遂与中国公使馆合谋,勒令他们离开法境。两次遭受凌辱的留学经历,深深地铭刻在了鲁易心上。
被法国驱逐出境的这104名留学生,又乘坐那艘“智利号”远洋轮,向香港方向行驶。不久,党中央批准鲁易等人入党,并聘任他们为琼山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教师,建立了海南岛第一个党支部。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鲁易被周恩来调到黄埔军校政治部担任秘书,协助他主持部务和学员政治教育,期间多次聘请谭延闿、何香凝、毛泽东、鲁迅等知名人士来校演讲。
然而,蒋介石一直对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心存介意,于是在蓄意制造“中山舰事件”后,便对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下手了。他派员收缴了部分共产党员的枪支,并向师、团宣布:“凡跨党分子,或是退出共产党,或是退出国民党,自行决断!”在这关键时刻,鲁易勇敢地站了出来,冲着蒋介石说:“我鲁某头可断,共产党员的党籍不可丢!”蒋介石极为恼怒,喝令手下将鲁易、蒋先云等扣押。但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又将他们释放,却硬性规定:“凡被释放的人员,取消军籍,不准再回部队任职。”
鲁易看透了蒋介石的险恶用心,愤然离开了第一军,随后党中央组织部派他去苏联留学。鲁易即日启程,从珠州码头乘海轮离穗,到海参崴登岸,再乘火车穿过茫茫的西伯利亚,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的第三次留学生活。
鲁易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七班学习。在两年时间里,他学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俄国十月革命史》等课程,还自学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列宁的《论帝国主义》和有关民族殖民地问题的著作。经过两年的锻造,鲁易的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了,对中国革命的见解也更加卓识了。
回到上海的鲁易立即投入了洪湖苏区的战斗。1932年6月,受命“鄂豫剿共总指挥”的何成浚,调集10万大军,对洪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洪湖苏区一场生死决斗的保卫战就要开始了。回到洪湖的贺龙军长马上部署作战方案,调兵遣将,由鲁易兼任红七师政委,誓要给敌人先锋师一个下马威。
鲁易和王一鸣率领红七师在新沟咀分兵堵击,豁出命在狭小的范围里同超过几倍的敌人死战。虽打退了敌军3次冲锋,但也伤亡惨重,3位团长先后阵亡,鲁易的左臂和腿受了伤,鲜血染红了衣裳。
31日拂晓,敌军发起总攻。王一鸣心急如焚,命令说:“马上转移!”话音刚落,敌人的一颗炮弹掉在鲁易身边,警卫员当即牺牲了,鲁易的胸部也中了两块弹片,倒在血泊之中。
几十年过去了,帝国主义蹂躏中国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洪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鲁易。
今日主播
熊熹
常德市鼎城区融媒体中心电台节目部副主任,市播音主持协会副会长,1068鼎广电台《下班万岁》栏目主持人。从事播音主持工作9年,多次获得常德市播音主持奖一等奖。
专家解析
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研究室四级主任科员
陈 欣 | Chen Xin
鲁易,曾留学日本、法国、苏联。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初,鲁易被派往湘鄂西根据地洪湖工作,历任红三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第七师政委等职。1932年8月,在洪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1945年,中共七大公布为中国革命英勇牺牲的60名著名烈士,鲁易列第48位。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