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名主播讲党史】贺龙在津市兴办教育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2021-06-23 09:53:39

图片

第64期

为您讲述

讲述| 黄丽霞 · 制作|黄丽霞

图片

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1925年4月任澧州镇守使。

贺龙同志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从小就挣钱贴补家用,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到二十来岁带兵的时候,还只认得极少的字,每次下达命令,自己不会写,只能由副官口头传达,为了使部下相信,便先在副官手心写上“贺龙”两个字亮给人看,以表示命令的真实。贺龙对自己缺乏文化带来的痛苦是深有体会的,他希望青年都要学习文化,不当睁眼瞎,才能摆脱受欺负的处境。因此,他特别重视教育,在军中就开办了培训班,任澧州镇守使后,他大力发展教育,使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有了上学念书的机会,一直被当地百姓交口称赞。

有一天,贺龙到九澧平民工厂视察,走进车间,看到许多工人正是读书的年纪,便对陪同他的聂厂长说:“生产搞起来了,娃娃们有工做,有饭吃,但还不行,他们年纪还小,不能光做工,还要读点书嘛!”贺龙沉思了一下又接着问:“能不能搞个半工半读,让学徒做半天工,读半天书?既学了艺,又学了文化,培养咱们自己的技师。”工厂遵照贺龙指示,办起了夜读班,将学徒分为几个班,白天做工,晚上读书。贺龙多次鼓励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孩子们个个发奋学习,经过几年的业余学习,提高很快,有的还当上了工厂技师。

九澧女师是一所省内闻名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唐荣阳任镇守使时,经常到学校奸淫女生,人们敢怒不敢言,学生纷纷退学,学校面临停办。贺龙赶走唐荣阳后,立即整顿女师,派黄庆珍担任女师校长,自己任名誉校长,制定校纪校规,以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女生的安全。经过贺龙的亲自整顿,校风一新,学生们踊跃返校读书。此后,贺龙稍有空闲便来学校视察、开演讲会,鼓励学生们安心学习,奋发上进。在贺龙的关心和支持下,女师越办越好,为津澧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教师。

贺龙看到街上有些孩子因家庭穷困,无钱上学,流落接头,以卖香烟、烧饼挣钱糊口,心里特别焦急。一天,他召来几个资本家,对他们说:“你们做生意的人会弄钱,还要会用钱,街上有许多叫卖小生意的年轻娃娃,都是穷户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成了睁眼瞎,将来会受人欺负的,你们是不是做件好事,办个半日小学,让他们谋半天生,读半天书?”资本家们听了连声说:“镇守使高见,令人佩服,办个半日学校,钱我们出。”不久,小补半日小学办起来了,学生一律免费入学,一些失学的穷家孩子欢天喜地上学了。

贺龙一直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后来的《教育整顿案》中,他指出:教育是开发民智的根本,现在的学校,不能不整顿!高小毕业和中学毕业生考不取学校,这样的学校简直等于零。对此,他提出了三条具体整改意见:第一、严格选择教员,免误青年;第二、学风不正,皆由校长因循所致,对校长尤须严格考察;第三,教育经费之困难,大都由专管人亏空,以后对于亏空学款,无论何人,逃往何处,须通缉严办追缴。这一项项的整顿措施,受到了师生们的拍手称赞!

今日主播

图片

 黄丽霞 

共产党员。津市融媒体中心播音员,曾先后主持《津市新闻》《市民论坛》等节目,现任津市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专家解析

图片

 中共津市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雷忠武 | Lei Zhong Wu

贺龙元帅虽出身行伍,自己读书不多,但他却能从自己身上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任澧州镇守使期间,还是在北伐时期,乃至在南昌起义后回桑植发动桑植起义,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不论何时都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他常说,只有让战士明白了为什么要打仗,我们才能打胜仗。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