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底,县苏维埃政府密迁大堰垱曹家大屋。游玉圃在田家庙冲小学召集政府主席团中的党员谭绍训、郭遵泰、杨耀南开会,研究党组织的工作及活动如何开展。
经讨论决定:加强党内上下联系,原县委交通员王乾益负责与上级党组织、苏维埃政府、红军的联系,孙万兴负责与基层党组织、游击武装的联系;基层党组织建立牢靠据点,负责继续开展所在区域内的革命斗争;广泛团结骨干,在保卫红色政权的斗争中发挥其核心作用。接着,在曹家大屋召开县苏维埃政府组织应敌、坚持斗争的工作部署会,主席团成员充分发表建议。
与会成员一致认为:抛头露面的苏维埃干部应迅速分散隐蔽,避免无辜牺牲;应团结群众形成无形的“铜墙铁壁”,让敌“耳聋眼瞎”,行动失灵,计划破产。会后,中共大堰垱党支部党员苏金校、王振业、胡以鹏、刘世刚等下到镇周边各区团(乡),落实会议精神,聚集骨干,建立据点。郭遵泰与中共澧兰支部、中共周渡区委的党员刘士宝、李昌象、杨熙坤、施古风等,在县东南部丘岗水网区帮助做好转移隐蔽、准备斗争等工作。
中共白鹤支部党员张继朗,1930年11月参加红军,任营部文书、团参谋等职,1935年8月随部队攻打澧城后留地方工作。他在县城西广交大革命时期的农友,在张公庙、合口一带建立据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8月,被国民党暗杀党徒杀害在五通乡南高庙。
中共邓基庙支部党员吕楚材,在带领群众支持红军攻打澧城的党员蔡鹏举被杀害后满怀义愤,在车溪、干河、曾家河一带联络20多名骨干与敌斗争。自1930年7月担任北三区(邱家厂)苏维埃政府主席的中共梦溪支部党员刘宗喜,利用敌兵暂被抽调之机,组织苏维埃干部与敌开展斗争。1936年刘被敌抓捕,在梦溪寺遭杀害。同年,王家厂党支部党员杨耀南在县西北山区组织骨干配合游击队作战,因叛徒告密被捕,在县城英勇就义。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