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史上的澧县100讲】整训队伍开展游击战(99期)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 2021-08-27 08:53:40

图片

在等待第三路起义队伍到来之际,中共澧县工委一边整编队伍,一边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暴动起义之前和之后,县工委相继吸收李代宣、杜昌勋、龚剑萍、左心平、王世经、陈经武、吴传榜、何彬、方廷海等人入党。在暴动队伍中,设立政治指导员,中共澧县工委指派共产党员李华荣、洪波臣、陈汉、赵楚湘、粟德忠、贺敏功、宋昌文、胡先智担任各中队政治指导员或干事,安排新盟成员李德生、周用国等到分队担任骨干。

同时,在第四突击大队中建立中共支部,在毛里湖突围前发展中共党员11名;部队进入津市镇前,发展中共党员6名。至此支部共有党员37名,以保证党对部队的领导。为克服队伍中旧军人习气的影响,支部组织指战员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个别人缴获不归公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部队整训3天,第三路起义仍无消息。27日,第四突击大队召开会议,决定兵分两路攻打梦溪镇。第一中队沿涔水北岸向镇南进发,第二、三、四中队沿北山南麓向镇北挺进。途经顺林驿,驻守的熊雄国部早闻风而逃。黄昏时,第四突击大队顺利占领梦溪镇。大队立即派人联系党组织,因北路联乡自卫大队改变主意,起义计划落空,谭徽岗、袁生玉发动一批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起义队伍。据内线情报,敌人四处调兵、准备合围第四突击大队,大队经研究决定向东回师。

为迷惑敌军,队伍先向北,再折向东,于28日中午抵达青龙窖。恰遇从津市开出的一艘轮船,武装拦截后,俘获敌中校军官1人,缴获银圆数百、布几十匹。随后部队渡过新河口,进驻余家台。不久,传来有军需船队从津市开来的情报,经研究决定,部队埋伏于北河口两岸,拦河截击。因有人提前开枪,敌船脱逃。此次伏击战后,宋希濂坐镇津市,调十几个团“围剿”第四突击大队。

6月30日,“围剿”第四突击大队的先头部队江正发团到达东港。江是策反对象,他派人给第四突击大队送信,并与第四突击大队代表商定,江部佯攻,枪口朝天,第四突击大队趁黑夜撤离。一阵剧烈的枪声后,队伍向没有敌军围堵的南面撤退。其间,第四突击大队有指战员逾700人,长短枪380多支。经研究决定令徒手队员(多为梦溪暴动时加入的)离队回乡,从事地下活动,因此队伍减员近400人。行军途中,地下党员、新盟成员联络积极分子,命其在路口点上灯,门前摆好茶水,收容生病队员。

7月1日,队伍顺利到达毛里湖。队伍刚驻下,敌调重兵分四路对毛里湖进行合围:西面、西南面有宋希濂部两个团及临澧警察中队一部;南面是常德县自卫总队;北面有澧县自卫总队马册玉部和澧县警察中队一部;东面是陈策勋部一个团和一个营。毛里湖三面临水,部队给养筹集困难,不易固守,中共澧县工委决定,部队分途突围。

7月8日,周铁泗、龚剑萍率第一中队向东突围,进至夹夹、焦圻、黄天湖,陷入陈策勋包围圈。遂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两天后,在中共安乡区工委帮助下,民促社成员曾济民为队长的安乡自卫总队让出一条口子,队伍转移安造垸得以脱险。不久,队伍在夹夹码头集中,向已撤回县东部的主力靠拢。第二、三中队由左承统、刘玉舫、李代宣率领,8日深夜搭乘夜泊湖岸边的五六只大帆船,乘风破浪,驶离敌人包围圈,先向东,再折向北,回三贤、荆南等地。第四中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留在毛里湖坚持游击战,龚道生、方廷海等6人在战斗中牺牲,何彬、陈敦柽等部分战士突出重围,隐藏于新洲一带,雷秀江、陈汉被俘,澧县解放时被我军营救出来。

7月上旬,第二、三中队进入双龙岗,中共梦溪支部党员陆振林、陈德本为向导,带领部队向盐井镇进发,准备处决刽子手熊伯范。不料熊及其部属已闻风逃遁。7月10日,第四突击大队回到黑鱼湖以南的杨家铺。这时,部队仍四面受敌,中共澧县工委决定化整为零,分散行动。白天战士隐藏于芦苇丛中,晚上登岸打击敌人。

来源:《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