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培育适龄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眼下正值澧县早稻播种育秧高峰时节,面对今年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城头山镇通过双层薄膜泥巴育秧和育秧大棚工厂化育秧的模式规避“倒春寒”天气对秧苗生长的不利影响。
在该镇群乐村的一块水稻田里,种粮大户周尚清掀开了覆盖在小拱棚上的薄膜,查看秧苗培育情况。他采用的是双层薄膜泥巴育秧,不过一个星期,水稻秧苗已经长出了约4厘米高,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城头山镇群乐村种粮大户 周尚清:虽然前几天遇上了低温天气,但是我采用这种模式,秧苗就没有受损,长势很好。
除了双层薄膜泥巴育秧,该镇还鼓励农户采用育秧大棚工厂化育秧的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对棚内温度、湿度的智能控制,有更稳定的育秧速度和育秧质量。在该镇大庙村种粮大户孙圣海的育秧大棚里,谷种已经发芽,有3厘米左右高,工人们正在将催好芽的育秧盘整齐地摆放在田里,并喷洒药水、覆盖薄膜让其生长。
据了解,这两种育秧模式均能抵御不利天气对秧苗的影响,且都有便于机插的优点。今年城头山镇用这两种模式完成了34000多亩面积的育秧任务。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吴飞
编辑:余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