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牢记总书记嘱托 让澧水船工号子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二)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梓林 2024-03-26 09:06:16
时刻新闻
—分享—

澧水船工号子是流行于澧水流域的一种劳动号子,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将澧水船工号子传承好,几十年来,以黄苏平为代表的澧县文化工作者不断的收集、整理、学习与澧水船工号子相关的资料,并经过创新、改编,让澧水船工号子更加丰富、生动,也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

图片

在县文化馆,浑厚有力的歌声从排练室中响起,澧水船工号子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正在抓紧排练,为下一次演出做好准备。

图片

澧水船工号子是澧水流域船工们世代传承下来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在清末民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是船工们的劳动号子,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音调丰富、口口相传,极具动感与节奏感,蕴含着劳动人民团结勇敢、坚毅勤劳的精神和昂扬向上、不畏风浪的本色。但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火车运输取代了澧水流域的水上运输,古老的澧水船工号子也濒临着失传的危险。

图片

1979年,在县文化馆工作的黄苏平正好赶上了湖南省民间音乐普查收集工作。一连3个月,他走遍全县的每个镇街,收集了1000多首民间音乐。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船工号子《摇橹歌》。

图片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苏平:当时我听到以后非常震惊,发现它的旋律太好听了,非常优美,虽然歌词不多,但是它很有特点,衬词比较多,安排的比较合理。

图片

为了将澧水船工号子收集完整,传承下去。几十年来,黄苏平等澧县文化工作者先后前往张家界、慈利等地多次向老艺人拜师学习,由于原始的澧水船工号子没有唱本和唱词,于是黄苏平经过自己理解后进行改编、创作,就形成了现在长短不同5个版本的澧水船工号子。

图片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苏平:我考虑在整个舞台剧上,要有故事情节。首先就是启锚、开船,然后就是在激流险滩的时候,一人应众人合,显得非常的铿锵有力,最后闯过了险滩,风平浪静,到了一个港口,船工们也累了,也该休息了,就加入了一个村姑在河边洗衣裳,船工们就进行了一些调侃。这个加进去以后就和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对比,加进去以后不光是有了艺术性,也还有了趣味性。

图片

2006年,“澧水船工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黄苏平为代表的表演者们也让澧水船工号子走进了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澧水船工号子这项非遗的魅力。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梓林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