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名主播讲党史】帅孟奇严于律己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2021-06-01 16:38:21

图片

第36期

为您讲述

讲述| 龙玲 · 制作|刘恩彰 曹亚玲

帅孟奇同志出生于汉寿县坡头镇陈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我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顾问。1998年4月13日12点03分,帅孟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图片

帅孟奇(1897年1月3日—1998年4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坡头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接受进步思想,追求真理。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汉剧《帅孟奇》中汉寿民歌:“楠竹开花朵打朵,莲蓬结子颗连颗。亲人连心又连命,我给妈妈摸脚脚。”

刚解放时,帅孟奇老家的几个侄儿、侄女想让她给安排工作,她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们:“共产党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不能学旧社会的腐败习气,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正是用人的时候。你们要努力学习,靠自己的本事找工作。”

1964年,纺织工业部成立政治部,准备选调一批基层干部。当考察人员得知山西某纺织机械厂青年干部帅承戡是帅大姐的亲侄子时,有意调他到北京工作,帅孟奇知道后,马上制止了。她说:“还是让承戡在基层锻炼好,他的工作,他的路,要靠他自己去闯,不要给任何照顾。”就这样,侄子帅承戡在纺织机械厂工作了一辈子没挪窝。

图片

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于1948年5月随中央后委进驻西柏坡

帅孟奇生活非常节俭,生活标准低得让人不可想象。侄女承朴在她身边上小学二年级时,要做一件白衬衣,帅孟奇买了蓝色的细布给她做了一件,可孩子嫌衣服不白,太土气,怕同学笑话,死活不肯穿。结果,帅孟奇自己把这件衣服拿去穿了。在“文革”期间,这件衣服陪她坐了7年牢,蓝颜色都洗得泛白了。

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常德高腔《帅孟奇》片段:“文革中,帅妈妈蒙受不白之冤,对党却毫无怨言,她将平反补发的工资全部当作党费交给了国家。帅妈妈克己奉公,严格自律,今天却有人说她不近人情。殊不知,帅妈妈维护的正是共产党员的纯正与忠诚。”

曾在2017年晋京演出的由汉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创作的常德高腔《帅孟奇》中扮演老年帅孟奇的原汉寿县汉剧团团长高建华老师说:“80年代初,帅孟奇的一个侄孙在家乡打着她的旗号去找县委书记,要求在县里安排工作。帅孟奇知道后,马上给县委书记写信,告诉他和县里的领导,凡亲属以她的名义去找组织谋求特殊照顾的,一律不要理睬,按政策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同时写信给这个孩子,严厉批评他的错误,鼓励他做个有志气、勤劳、勇敢、诚实的青年。”  

图片

原汉寿县汉剧团团长高建华在常德高腔《帅孟奇》中的扮相

1994年,帅孟奇因住处拆迁要搬家,搬运工看到她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连电视机还是个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他们有些不相信,怕是走错了门,连声惊讶地说:“这,这是首长的家?!”

平时省吃俭用的帅孟奇,对公益事业却非常慷慨。1980年,当她得知家乡遭受水灾后,马上把刚退还给她的买公债积蓄的5000块钱寄了回去,支援修复被洪水冲坏的小学校舍。

图片

蔡畅、邓颖超、张琴秋、杨之华、康克清、帅孟奇等中国妇女运动先驱都曾在此工作,她们领导广大妇女在参加生产、土改和支前过程中,开展了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家庭民主和睦、妇女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等一系列的争取妇女权利的活动

帅孟奇对下一代更是格外关心。早在延安时期,她就抚养照顾过不少烈士子女。她经常自豪地说:“我这个没有孩子的家,倒成了孩子最多的家!”她多次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捐给教育事业。湖南省青年自学成材奖励基金会,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等单位都收到过她的捐款。

帅孟奇没有给她的亲属留下一分钱,她留给他们的是一名共产党员荷花般的高洁品质和梅花般的崇高精神,荷花品质、梅花精神永远教育和激励着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前行!

今日主播

龙玲

图片

1971年出生于汉寿,共产党员,一级播音员。1989年考入汉寿县广播电视台,现在汉寿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台工作室任职。情由心生、声由情出,在讲述中抒发对革命前辈浓浓的敬意!

专家解析

图片

 中共汉寿县委党史研究室干部 

骆红勋 | Luo Hong Xun

帅孟奇同志1926年入党,先后任中共汉寿第一届县委委员、江苏省委妇女部长、常益中心县委书记、陕甘宁边区政府党委委员、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全国妇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中共第八届候补委员。一生出生入死、铁骨铮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我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