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名主播讲党史】游端轩——井冈山反“围剿”的红军军长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2021-06-01 19:14:34

图片

41期

为您讲述

在革命老区常德澧县甘溪滩镇古北村,一片掩映在绿水青山之中的红土地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雕像,这就是红军骁将游端轩。

图片

常德澧县甘溪滩镇古北村游端轩广场

游端轩1903年出生在澧县甘溪滩镇古北村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1928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十二军军长兼第34师师长、福建军区参谋长、福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军事部长兼省苏维埃军事部长。1935年4月牺牲,年仅32岁。

图片


游端轩短暂的一生,充满激情燃烧、熠熠生辉的战斗精神。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青年游端轩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周恩来、董必武、恽代英和同学罗瑞卿、赵一曼等共产党人影响下,军事成绩优异的游端轩,在白色恐怖日趋严重的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艰难困苦的革命之路。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游端轩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赶赴南昌准备参加起义,在九江得知南昌起义军撤退的消息后,他又随叶剑英南下,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带着几位战友寻找党的队伍,在韶关遇到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他加入朱德的队伍,于1928年4月28日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开始了创建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

1928年8月,游端轩与留守井冈山的战友在黄洋界与敌军展开激战,他们拉来一门从战场缴获的迫击炮,用仅有的三发炮弹轰击敌指挥部,最后一颗炮弹精准击中目标,吓得敌人狼狈逃窜。1928年底,游端轩跟随毛泽东、朱德征战赣南。1929年正月初二,红军在大柏地伏击尾追的敌军。朱德一声令下,大柏地峡谷枪声大作,杀声震天,山上木石齐下。游端轩是有名的神枪手,他瞄准指挥冲锋的敌军官,一枪一个。敌军疯狂突围,紧急关头,他第一个冲上去,在隘口最前沿与冲上来的敌军展开肉搏。大柏地之战,歼敌近两个团,缴获了大批武器物资,打出了红四军的声威,全军士气大振。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游端轩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1929年7月,游端轩任红四军第4纵队参谋长,12月28日,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从1930年夏到1931年秋,游端轩参加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特别是第三次反“围剿”,时任红十二军军长兼34师师长的游端轩,率部纵横千里,诱敌深入,三战三捷。1932年3月,游端轩当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随后担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

由于极左路线影响,1933年2月,游端轩受到错误批判,被免职调到军区随营学校授课,同时接受审查。尽管如此,游端轩丝毫不改对革命的信念、对党的忠诚。在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努力下,游端轩被任命为红十九军军长,不久调任福建军区参谋长。

1933年9月,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游端轩接到中央指示,他与中共苏区分局委员毛泽覃、福建省委书记万永诚、福建军区司令员龙腾云等同志一道留守苏区。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央的指示,立即带领部队投入松毛岭战斗,整整打了七天七夜,为主力红军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1935年4月,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游端轩和毛泽覃、万永诚等留守苏区的中央和福建省委领导先后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游端轩32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赣闽大地。他给我们留下了富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心忧天下、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听党指挥、永葆忠诚的政治品格,忍辱负重、勇担使命的责任担当,绝境铸剑、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今日主播


谭晓芳


图片


澧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市播音主持协会理事。从业22年,曾担任电视《澧县新闻》播音员,主持《湘澧乡亲》栏目,长期任电台交通、音乐类节目主持人。多次获得市县表彰。是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知心朋友。

专家解析


图片


  中共澧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龚道权 | Gong Dao Quan

一名有志青年,怀抱对苍生的怜悯,决计走出大山,奔向更加壮阔而又险象环生的革命洪流。他先后多次寻找党组织,积极参加北伐,连续三次参加反“围剿”,并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取得三战三捷的卓越战绩。他也从一名初级红军指挥员,成长成为一名高级指挥员。游端轩的革命履历,让我们清晰感知,澧州儿女,为中国革命付诸的大智和大勇。

来源:常德发布

编辑:胡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