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丨城头山镇汇聚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梓林 2023-11-15 08:38:02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澧县城头山镇古大堤村利用屋场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万嘉宾摄

近年来,澧县城头山镇围绕“全面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工作要求,多措并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为建设“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提供坚强组织支撑,成功创建“十四五”期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抓强干部人才队伍,用活一池春水

城头山镇坚持把打造过硬队伍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激发组织活力。紧扣振兴需求,选好农村带头人。目前,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一肩挑”全覆盖,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7.3%。

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就业、低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在村“一网受理、一站办结”,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定期开展学习榜样比业务、基层业务抢答赛、农业生产技能赛等活动,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增强干事动力。通过培训教育、导师帮带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新任干部树立民本观念、厚植为民情怀。召开支部书记恳谈会、年轻干部座谈会,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沉浸式”倾听干部心声,不断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力量。

抓实基层治理手段,促活神经末梢

城头山镇建立健全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抓实基层治理手段,创活神经末梢。

突出优选优培。持续选优配强村(居)民代表队伍,注重从党员、乡贤、致富能手中发掘代表,共设片长102人,组长353人,邻长1139人。着力加强群防群治,推进镇村社会治理,确保全镇持续安全稳定。

聚焦尽职尽责。健全“党建牵头、多方参与、分级解决”工作机制。今年来,开展民情恳谈会、村级屋场会650余次,解决“群众身边”问题900余个,开展微服务431次。

坚持实干实效。全面开展实地走访访民情听民意信息采集工作,全力画好村情图、记好民情账。9月以来,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深入片组,共出动镇村干部203名、无职党员和其他村(居)民代表600余名,走访1.7万户本地群众,为群众解难、办实事,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牢集体增收途径,盘活资产资源

城头山镇注重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积极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构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制度体系。

整体规划,闲置资源“活”起来。坚持逐村研究,统筹推进,出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清理19个村(社区)闲置资源,依法依规出租、出售,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6万元。

党建引领,致富路子“宽”起来。完善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工作机制,激发村级党组织带头、龙头企业带头、致富能手带头,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0余个,统筹土地流转、产业帮扶、堰塘发包,带动农民入社共同发展。2022年,实现17个村社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

引培结合,乡村经济“壮”起来。在各级部门帮扶下,引进乡村振兴车间3个、上级专项扶持项目4个,有效激发发展潜能。

抓优农业产业升级,激活发展潜能

城头山镇统筹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向重点领域流动,着力解决村级项目缺、资金少、动力慢等问题。

加大产业发展“输血”动能。采取“党建+”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今年来,城头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整合项目资金1.56亿元,集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22个,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增强产业发展“造血”功能。建成育秧工厂6座,全镇机械化育秧率超过60%;建成澧县智慧葡萄产业园,通过配套应用水肥一体化、生产数据化以及生产环境智能化三大管理系统,擦亮葡萄产业特色名片。

提升产业发展“活血”效能。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优势,采取“生态农业+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规划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推进农耕文化主题公园、世界稻源研学实践基地等项目建设,增强产业“活血”效能。

抓新文化文明实践,唱活厚重历史

城头山镇抓新文化文明实践,唱活厚重历史。

深入思想学习,打造文明实践新阵地。建成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立志愿服务团队,精心策划文明实践主题活动。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屋场会等形式,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理论宣讲,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化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持续开展“人情风”治理行动,指导19个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与农户签订违规赈酒承诺书。时代新风得到大力弘扬,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深挖文明内涵,创建文明风尚新样板。坚持选树先进典型,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目前,全镇现有国家级文明镇村3个、省级文明镇村2个,全镇文明单位覆盖率达90%以上。

图片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3年11月14日第10版

来源:澧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梓林

阅读下一篇

返回澧县新闻网首页